小暑,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,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,也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,进入小暑后,天气异常炎热,下面就来说说我国各地小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。
一、小暑节气的特点
小暑节气特点比较明显。从温度上来说,小暑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。“暑”是炎热的意思,小暑是小热,而大暑则是大热,说明大暑比小暑炎热。但是,温度高低是相对的,小暑期间温度虽然不及大暑,不过和其他时间段相比,依然比较炎热,气温高是小暑很重要的一个特点。
(相关资料图)
从降雨来说。小暑节气到来之后,降雨逐渐增多,尤其是南方区域,江南、华南一带,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,降雨量较大,并且降雨频繁,形成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。
另外,小暑到来之后,高温潮湿的情况下,空气中的水蒸气会随之增多,进而导致雷暴天气增加,这也是小暑气候的特点。
二、小暑习俗有哪些?
1、晒红绿
民间有俗语道“六月六,人晒衣裳龙晒袍”。老南京也有“六月六,家家晒红绿(指五颜六色的各式衣物)”的说法。就是说,趁小暑时节在烈日下暴晒衣服、书画,可防止受潮霉变损坏,祛除霉味,即所谓的“晒伏”“晒霉”。
2、吃藕
相传在民间,小暑吃藕的习俗由来已久。六七月的鲜藕吃起来滋润爽口,清脆甘甜,也是消暑佳品。藕中膳食纤维比较多,有多种维生素,而且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钾等元素和大量的碳水化合物,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。
3、伏面
入伏时,人们食欲不佳,精神委顿,饺子却是传统食品中的开胃解馋佳品。此时,人们一般吃顿新白面做的面条,或者会用新磨的面粉包饺子。
4、食新
过去,民间有小暑时节“食新”的习俗,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,农民会拿新米做好饭,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,祈求秋后五谷丰登,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。据说“吃新”乃“吃辛”,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。
5、伏羊
“吃伏羊”是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小暑时节的传统习俗。《汉书》中就有记载,“久之,伏日,诏赐从官肉”。该习俗可追溯到尧舜时期,民间传有“伏羊一碗汤,不用神医开药方”的说法。
以上就是关于我国各地小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的介绍了,小暑节气,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,天气十分炎热,大家要注意避暑。
关于我国各地小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的精彩图文、热门评论,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,欢迎阅读。
标签: